中医认为,人体的五个常见器官窗口,即目、耳、鼻、口、舌,可以反映全身的健康状况。其中,目是外官,主视觉功能,亦是五脏之一的肝的开窍之处。因此,目的症状变化与肝的病变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目赤是目的一种症状,常伴随眼睛红肿、灼热、痛痒、流泪、视力模糊等表现。中医认为,目赤的发生是由于肝火旺盛导致,可视为肝火证的一种表现。肝为脏腑之一,主管疏泄,肝气不疏则循行受阻,郁而化热,热盛则目赤。同时,肝与心、脾、肺、肾等脏的关系也密切,因此,目赤也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1.心火上炎。
心为主宰神志之脏,主气血行,主舌、口、面、汗等,与肝的关系相互影响。人在精神不良时,即使肝气正常,心火过旺也会引起目赤。
2.饮食不节。
中医认为,饮食会影响人体内脏的功能活动。饮食过量、暴饮暴食易致脾胃失调,堵塞肝的气血疏泄通道,从而引起目赤。
3.环境污染。
在污染环境的城市,经常面对各种有害环境气体和硬件辐射的人群容易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如眼疲劳、乏力、视力下降等。
4.药物作用。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目赤,如取药服后发现目赤,可能是因为服用所致。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预防目赤的方法包括:
1.合理饮食,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轻淡易消化的食物。
2.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多通风换气,并使用空气净化器、植物等减少空气污染。
3.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适时休息眼睛。
4.不滥用眼药水,尽量寻找病因治疗而非对症用药。
总之,目赤是较为常见的眼部症状之一,中医认为它是肝火证的一种表现。预防起来,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的,不要让肝火苟延残喘。适时主动进行中医调理,保持身体健康。
下一篇: 拐点上的中医:纳差中医诊断解析